個案Y來到諮商室的時候,剛剛與前任伴侶分開沒幾個月,她抓到他用手機軟體與女網友約會,氣到馬上搬出兩人愛的小窩。坐在扶手椅上用著感冒沙啞的聲音說:這幾個月都睡不好、經常覺得心悸、呼吸困難⋯去看家醫拿了這些藥單,還沒決定要不要服用。她不想變得跟自己的父母一樣,從小看著他們長期依賴抗憂鬱與止痛藥,結果整個人精神越來越委靡,變得更加退縮與封閉、然後就更容易憂鬱、更加放大身體的慢性疼痛(很多人的落枕、肩頸痛、背痛、風濕性關節炎⋯其實也是因為情緒與壓力引發的),結果醫生開的藥越來越重,成為無止盡的惡性循環。
我們的諮商進行一兩月都沒什麼進展,每當我問到她現在對前任的感覺時,Y的回答都不是“直接”與情緒有關的,她總是說:
“他終於覺得後悔了,有認真道歉,但我還沒準備好原諒他”;
“他現在也很慘,覺得很憂鬱與哀傷,我也不好意思再責備他”;
“感覺憤怒或是哀傷有什麼用呢?我想要趕快走出來”;
偶爾比較正面的時候,她甚至會說:
“跟他在一起也十幾年了⋯第一次重新體會到自由,我現在想好好享受”
這些答案都沒有問題,只是Y從來沒能真正告訴我:她現在對於前任的感覺是什麼?跟一個人在一起親密地生活了十幾年,才分開短短幾個月,我很難想像她對他已經沒有感覺。
終於,在上週的諮商中,Y內心真正的情緒稍稍露了線索,她說:
“他現在想努力挽回我,但我覺得太受傷了,無法讓他靠近我!”
我說:“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妳真實地表達情緒,聽起來妳對他還有很多的憤怒,是妳還沒察覺或是不想承認的。通常,憤怒是第一層比較明顯的情緒,等到清理出來之後,背後是更大的哀傷。妳很年經就嫁給他,對於婚姻與家庭生活充滿幻想期待,這些都因為他的背叛、出軌與謊話連篇破滅了⋯妳失去的不只是這個人、這段感情,還有對婚姻的信任、對未來的憧憬⋯這都需要時間慢慢地哀悼、清理與消化,才能真正放下往前走”。
Y沈默不語了一會兒才說:“我知道妳說的是對的,但我就是感覺不到憤怒與哀傷。也想過要尖叫,就是叫不出來,用枕頭摀住嘴巴也沒用。”
她是個專業的女研究員,從小到大理性慣了、非常懂得自我克制,要她連結、表達與清理內心強烈的情緒很困難。我說:
“不急,我們慢慢來,現在能在諮商室裡逮到機會好好認清有這些情緒就是很好的開始,之後會有更多空間在這裡表達出來。我猜想這與妳的心悸還有呼吸困難有關,我過去也有個案因為想要壓抑切割情緒,就讓自己的呼吸變得很淺薄;如果我們不把氣吸到肚子的部位,就無法感受更真實的強烈情緒,這是很多人自然會用的----切斷感覺的方法”。
諮商快結束時,我把要不要吃藥的決定留給她與她的家醫師討論⋯當然焦慮與恐慌的感覺如果嚴重到影響生活作息與工作,那麼藉由這些藥物來幫助自己規律情緒,可能是有幫助的;但如果有時間與機會嘗試心裡治療,有很多個案透過面對與處理內心的強烈情緒之後,憂鬱、失眠、心悸、與焦慮⋯等身體的症狀,就慢慢自然消失了。選擇心理治療這條路可能更辛苦,因為不是光靠吃藥就可以解決的,沒有速成或捷徑,我跟Y在諮商室裡都要很努力地工作。要走哪一種治療,最終都是個人的選擇,心理治療是條先苦後甘的旅程,卻是治根的方法,而且可以重新整合內心的情緒與真實的自我,那麼所有辛苦地付出都會顯得非常值得!
備註:為保護個案隱私,所有可能指認出個案真實身份的細節都已經過隱匿調整,包含姓名、性別、年紀、職業、身心症狀等。文章絕無影射任何人,如發現有雷同的地方,純屬巧合。
claire最新出版的書籍”失去之後“可按此購買
博客來:http://bit.ly/2Hs45XT (有電子書版本可下載)
時報悅讀網:http://bit.ly/2tBvm8i
Comments